我开发了一个基于 Beancount 的账本托管服务 HostedBeans,欢迎大家来了解纯文本复式记账并试用我的服务。
标签 #太空探索

我和太空探索的故事

从小我就对太空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特别感兴趣,最近一段时间因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和回收成功,又激起了我对于太空探索的兴趣,今天我想讲一讲我和太空探索的故事以及这件事为何如此让我着迷。

在 2002 年前后(7 岁),我爸送了我两本书 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 和「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版本全是文字、每本几百页左右、共 12 册,我并没有在网络上找到,现在想起来这本书的目标用户也许是家长才对)。我对太空探索以及其他科学知识的启蒙都来自于这两本书,小时候可以阅读的内容并不多,在之后的近十年中,这两本我起码看了十几遍以上,不过现在其实并不能想起来着两本书上具体讲了什么,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

后来 2005 年(10 岁)的暑假,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后首次 执行任务,我记得那半个月我每天都从新闻和报纸关注事件的动态,还用积木(其实是麻将牌)去模拟我所理解的航天飞机发射过程。那时候每天晚上会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爷爷会给我解答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我当时并不理解太空是怎样的,也不了解飞船是如何工作的。我想搞清楚这些,但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我只能以我所理解的方式去提问,所以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时候我高中有那么一年多在玩 EVE 这个游戏,其实说起来 EVE 在飞船的操纵上已经十分简化了,游戏背景中的先进科技也绕开了现实中的燃料和光速等限制。但在 EVE 中驾驶飞船给了我对于宇宙的一种直观的认识 —— 星球是如此地大、星球之间的距离是如此地远,其余的空间都是一片虚无,如果没有一个坐标的话,你几乎不可能和别人相遇。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作品还有 三体星际穿越。三体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看的,因为我小说其实看得并不多,所以这是第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科幻小说;星际穿越则是我刚刚离开学校(18 岁)时看的,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太空背景电影。这两部作品构建了我对于太空的形象化的认识,无论是三体中的黑暗森林设定还是星际穿越中黑洞的视觉呈现,都很好地把握了宇宙的尺度。当时看完星际穿越我发了一条 推文:「看了 Interstellar, 虽然不喜欢结局,但确实是一部非常之优秀的科幻作品。觉得在宇宙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或许其他的技术难关都可以克服,但时间的限制是永远突破不了的。大概人类永远也无法离开地球,因为一旦到宇宙中去,对于人类,时间或是过于短暂,或是无比漫长。」

蛋黄同样对太空探索很感兴趣,近两年我们也看了不少相关的纪录片,我们经常互相拉着对方讲新了解到的关于太空探索有趣的事情:蛋黄讲得比较多的是历史,而我会更关注技术。我们关注最多的具体项目还是阿波罗计划了,毕竟是人类首次登上另外一颗星球,直到目前依然保持着人类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的记录。在做了更多了解之后,我发现其实有非常多的美国公司(尤其是飞机制造商)都参与了阿波罗计划,负责具体的火箭和飞船制造,而 NASA 主要负责的是设计和组织,整个项目也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工程之一了。

提到太空探索的爱好者,就必须要提 Kerbal Space Program(坎巴拉太空计划)这款游戏,基本上在知乎这样的社区只要涉及航天或火箭相关的话题,评论区就一定有人刷坎巴拉的梗。在我入手这个游戏后便很快沉迷无法自发,在游戏中我可以亲手实现之前的文字或视频中见到过无数次的技术:发射入轨、霍曼转移、交会对接、反推着陆、引力弹弓。也对比冲、Δv 之类的数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再看纪录片的时候就能脑补出其中提到的各种操作了。后面我应该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坎巴拉太空计划这个游戏。

那么为什么我对于太空探索如此着迷呢?首先我还是视它为一种兴趣,是因为去了解这些知识会让我感到高兴和满足,而不是我要用这些知识做一件什么事情。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甚至是计算机,最新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我无法理解的,并不适合作为消遣和兴趣;而美国人登陆了月球、火星发现了液态水、木卫四可能存在生命这些就要好理解得多。这大概是因为作为太空探索的主力 —— NASA 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财政拨款,这要求它必须以一种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向美国的纳税人解释他们的工作,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得到更多的拨款。

接下来的几年也非常值得期待,在太空竞赛、人类登月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修整,接下来十几年人类很有可能会在航天领域取得新突破。比如 SpaceX 的 BFR 和 Starlink,人类重返月球和登上火星以及更多的深空探测计划。

流浪地球和大刘的短篇小说

除了是哆啦 A 梦的铁杆粉丝之外,我也算是刘慈欣的粉丝 —— 三体自然不用说,其他所有的短篇小说我都看过两到三遍,这些短篇小说一点都不比三体逊色,流浪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刘慈欣的小说向来重设定而轻情节,小说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命运,主角只是叙述的视角而非故事的核心。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你体验到的不是沉浸感,而是一种站在上帝视角观察人类的新奇感,其中的人物只是当时社会中人类的典型代表。他会在小说中使用类似「刹车时代」、「威慑纪元」这样的标题来强化这种上帝视角,让书中短短几句的描述比电影的特效画面更加让人感到震撼。

最近我又重温了刘慈欣的几个短篇小说,包括:

  • 流浪地球:给地球装上发动机来驶离太阳系
  • 镜子:一台能够根据宇宙的初始状态模拟整个宇宙的计算机
  • 吞食者:外星人通过环状太空船套住地球并掠夺地球的资源
  • 山:一个诞生于行星地心的机械文明探索世界的故事
  • 地火:通过点燃地下的煤层的方式来开采水煤气
  • 地球大炮:挖一条贯通地球地心的隧道
  • 赡养人类:在贫富差距达到极致之后,99% 的财富都集中到了一个人

回到流浪地球这个电影,视觉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也确实是头一次看到中国的地标能够出现在科幻片或者灾难片中。情节上前半部分对于世界观的介绍还可以,但后半部分就非常俗套了,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几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其实我更宁可电影能从中间结束 —— 让地球撞木星也不是不可以。

前面提到过,流浪地球的小说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全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反应,给人一种宏大和震撼的感觉,而电影则完全没有继承小说的精神内核,显得格局太小,更偏向于主角在整个大的世界观中的个人体验,而不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

我认为小说中有两个关键的点电影没有表达出来,一是人们对于「太阳」的情感的变化,以前太阳象征着温暖、壮美,但当人们知道这个太阳随时可能会爆炸之后,太阳便变成了恐惧的象征。在变轨的过程中地球一次次地接近和远离太阳,每当地球到达近日点的时候,这种恐惧就会到达顶峰。这种恐惧在几代人的时间里渗透到了社会文化和每个人的心中。而当地球逃离了太阳系、从对太阳的恐惧中解脱之后,人们又开始怀念太阳的温暖,开始怀疑整个计划是否正确。

另外一点是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冷静和理性,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是在地下城遇到岩浆涌入需要撤离时,自动按照年龄排成一队,因为通常来说越年轻的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会越大。因为人类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逃离,太阳又永远悬在天上,这种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组成联合政府、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协调和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地球发动机。

当然这些评价是我从原著读者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的科幻电影,或普通的国产电影,它应该是合格的。结尾的地方有一个很短的镜头是北京的地下城里有一队人在游行,举着一个「我们要太阳」的牌子,这个才是小说本来的结尾,算一个彩蛋吧。

1

精子生于 1995 年,英文 ID jysperm.

订阅推送

通过 Telegram Channel 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

王子亭的博客 @ Telegram


通过邮件订阅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历史邮件):

该博客使用基于  Hexo  的  simpleblock  主题。博客内容使用  CC BY-NC-ND  授权发布。最后生成于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