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发了一个基于 Beancount 的账本托管服务 HostedBeans,欢迎大家来了解纯文本复式记账并试用我的服务。

亿万人民的心声——小璐是好人之二

我遍地撒网,其实也只捞到了你一只我会说么?

如果有三个时间

第一个2012.1.15, 这个就不说了。

2013.5.19, 在我黑了一遍whtsky之后,你叫我看电影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也许就像你后来说的,只是看一次电影而已,是我想多了。

这时我大概就是突然开窍了,突然觉得,你是一个很萌的妹纸,一直在身边我居然没有发现。

2013.5.25, 果然妹纸们逛街的功力不容小视,不过最后吃饭的时候,我们(以及班长)好像都说了一些飘飘然的话,还是说我记错了。

回到家,一夜,我写了那篇有史以来最文艺的,吸引了一大票人来评论的日志,以至于妈咪都一直问我关于那天的事情。

总之我有点自我感觉良好。

存在感

接下来一个月,你在给我讲你的噩梦,我则天天纠结噩梦是个什么感觉呢——我极少能记得我的梦。

你跟我讲了好多你的算是黑历史吧,你家里的事情,你小时候的故事。

我顿时又觉得我之前对你的了解太少,你有那么多的秘密。

我还发现你身边的男生其实很多,虽然也许只是你人缘很好而已。

听说你有前男友,我又在纠结我是不是在你看来很幼稚呢?

你失恋三个月那篇日志我评论“备胎的节奏”, 其实是在说我自己 …

总之我还是继续刷存在感好了。

前辈们告诉我,妹纸们发的说说一定不要信,她们可能仅仅是和闺蜜打了个赌。

但我总是在猜你新发的说说究竟是怎么个意思,然后绞尽脑汁,编个回复,来刷刷存在感。

在学校想多和你多对几次眼,但对上了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在那傻笑 …

想约你出去,但我极少出门的唉,目测去哪其实都是你带着我。

本来是不用 QQ 空间的,但为了你能看到我日志,我现在会手工复制到 QQ 空间并重新排版。

最近我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改 QQ 签名以及说说,不知你发现没有,我更换的标准就是,你评论了我上一条说说。

你最近喜欢隐身上 QQ, 你说对谁都一样,这很公平,不过我还是感觉很不爽的样子,只好每当看到你在空间有动态,就去 QQ 勾搭你。

价值

你说人在实现价值的时候最帅,但在学校这个环境,我又能实现什么价值呢,天天也就是班主任的反面典型,时不时咒我几句。

但我去实现我的价值的时候,你总是见不到的,只是听我说说而已,我也想把我最帅的一面展示给你。

越是在我欣赏的妹纸前,我总是越胆怯,如果你看到我和哪个妹纸谈笑风生,我大概没把她当妹纸——这种事情还是不要乱说的好呀…

每当和别的妹纸聊了几句后,我总会觉得这段时间浪费了,要是和你在一起聊天多好啊。

我还怕你 QQ 隐身是不希望被打扰,和我不同,你还要高考,而且班主任总是把形势说得那么严峻。

一个男生总爱发着阿狸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么。

这并不矛盾,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比如漂亮妹纸,比如萌萌的阿狸。

越是寂寞无助就越是要找点东西掩饰嘛,就好像你明明那么多烦心事,却看上去永远都是那么活泼。

疯狂的程序员

最委屈你的一件事可能是让你读这本书,不知你还记不记得这书的内容,主要分三部分:学校,工作,创业。

学校的那部分我看得感触相当之深,绝影想的和做的,和我太像了。

第一次我读这本书我是初二,那时我只是初学编程而已。

直到现在,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看一遍,甚至还买了实体书,我越来越觉得我在跟着绝影的轨迹走。

未来,关于工作和创业,也许我会是第二个绝影吧,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不会哄妹纸,不善言辞不修边幅,喜欢熬夜。

我敬佩西乔夫妇,他们能够随自己的心意来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我也知道,他们的底气来自于走到哪里都不愁工作的能力。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绝影说,“你们看到我每天在咖啡厅写几个小时代码就有那么高收入,你们看见我当年连续一年通宵学习,而没有一分钱收入么”。

人总要有个精神支柱,比如你的许嵩,我的支柱就是那些永远读不完的书,学不完的知识。这些年我凭自己的努力超过了很多人,也牺牲了很多东西。

我并不聪明,也不是天才,这么说我的人一定是没有见到我的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我体会得最为真切。

以上是你偷瞄一眼却死活说什么也没看到的那个本子上的话,虽然那篇文章至今也没写完。

过去和未来

最近一两个月,我无数次跟我的朋友们请教如何勾搭妹纸,他们都说我变了。

我参考他们的故事,一起猜你的说说是什么意思,虽然他们从未给出过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看来这种事情还是要靠自己,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我真的不关心过去,我只关心现在和未来。

你问我对出轨的事情怎么看,我关心的是以后还有没有可能有下一次,没有的话就无所谓,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

相信

你很浪漫,理想主义,包括你心血来潮要参观精神病院,坚持想要去西藏骑行,喜欢长大后能自由流浪的感觉,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和自己有着共同的爱好。

我也是个很天真,理想主义的人,我同样有着我所坚守的信条。无论现实如何残酷,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丧失这一种“相信”的能力。

在两三年前,我也曾认为我的朋友,应当有和我一样的爱好,一样的价值观。

但当我发现如果我继续研究 const 的四种用法的话,可能真的就 alone forever(注定孤独一生) 了的时候,我便不这么想了。

两个本来没有交集的人,走到一起,就能见到两种不同的世界,接触到两个不同的圈子。

总之我愿意在未来接受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有人愿意陪我。

你问我你的性格,想了好久,我觉得用一个词来形容很恰当,“能动能静”, 有活泼的一面,但也能够静下心来,这很重要。

你还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妹纸,想来想去我其实也挺没有原则的,我说过我相信日久生情。

所以

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愿意继续被勾搭么。

在你这里是首发哦,你可以自己收下或者让我发在我的博客/空间,随你。

写在后

一个月前答应送你点东西做纪念的,就这个好了。

本文的电子版在https://jyprince.me/2013/08/1174, 密码是1174.

这才不是什么老土的情书呢,我一定不会写那种风花雪月的东西。

从我找你给起题目的时候我就开始写了,最长写到三千字,怕你看不完,又删又改到现在的两千多字,其实我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

最难写的大概是小标题吧,每个都改了很多遍,还有段落之间的顺序。

回到过去,预测未来

“… 预备阶段完成,一分钟后进入时空融合。”,密闭的舱室内,一个科学狂人,花费了毕生精力,造出了一台时间机器,今天他将亲自进行第一次测试。他也不确定会被送到多久以前,但是现在程序已经启动,无法取消了。“四、三、二 …”,眼前一道白光,他屏住了呼吸——然后——“ … 预备阶段完成,一分钟后进入时空融合。”。

时间旅行是个多么诱人的话题,无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此为题。

人们对时间旅行最大的误读恐怕就是“超过光速就能回到未来”。这个推论显然来自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公式(运动速度越接近光速,该物体时间流逝越慢), 但是这个公式是基于相对论中另一个基本假设“光速是不可超越的”,所以说在写方程的时候标上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多么地重要。

所谓相对论,提出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时间是相对的”。

当年牛顿的经典力学告诉我们“空间是相对的”,不同的参考系中,观测到的速度是不同的。而现在相对论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测量到的时间流逝同样是不同的,时间和速度互相影响着——但所有人都能测量到同样的光速,光速是不可超越的。

根据时间膨胀公式,可以预测的是,当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运动物体相对于静止物体时间流逝地更慢,这就是所谓“双生子谬论”。一对双胞胎,如果弟弟以一半的光速运动1年,那么在静止的哥哥看来,实际上已经过去了1.3年,弟弟要比哥哥年轻了0.3岁。

这相当于弟弟只花了1年便到达了1.3年后,实现了当前向未来的时间旅行,如果运动速度更加接近光速,那么这个效应会更加明显,比如如果速度达到99.9%光速,那么运动的1年将相当于静止的50年。

在相对论中,从现在到未来的时间旅行是被允许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能量,将你加速到足够接近光速,就可以让你的时间流逝地更慢,从而更快地到达未来。

但根据相对论的质能方程,越接近光速,加速所需要的能量越大,以至于将有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这也是在计算上光速不能被超越的原因。

所以更激动人心的是回到过去。但凡提到这个话题,就必须提到因果关系,不同于向未来旅行,向过去旅行涉及到对已有历史的改变,这种改变超越了大多数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科幻作品也大多是在这个环节(如何克服因果关系)做文章。

对我们而言,时间似乎是天然的一种属性,那么究竟何谓时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闭合系统中的无序度(熵)总是在增加”,宇宙的状态总是在由整齐向混乱运动着,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局部的有序度增加了一点,整体的无序度则增加更多。

这种现象为我们(智慧生命)定义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箭头,这也和我们的认知相适应:很多过程,比如打碎一个杯子,比如吃一顿饭,都是无法逆转的,你只有把碎玻璃片扔进垃圾桶。这种时间箭头也为我们的生命(自我意识)赋予了意义:如果一切都是由混乱,自动地变为整齐,那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挑战?有什么意义?

这种时间箭头的方向可能是由于宇宙大爆炸的方向,以及各种宇宙常数共同决定,也只有这样的宇宙,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为了解决回到过去带来的因果关系问题,有两种较为常见的理论:决定论和平行宇宙。

决定论即宇宙中发生的一切事件,都由宇宙的初始状态和物理定律决定,不为智慧生命的自我意识而改变。一切历史和未来都是事先确定的,如果有人可能回到过去并改变历史,这也是历史早就确定了的。

平行宇宙即,除了我们的宇宙还存在着无数的宇宙,每个宇宙代表着不同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对应一个宇宙。回到过去事实上就是到达了另一个平行宇宙,历史将在这里分支。

我个人倾向于决定论,我觉得这才是最简洁,最完美的解释,证明了是物理定律而非自我意识在统治宇宙,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物理学家的想法。

而平行宇宙则更多地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可以为情节带来更多戏剧性。

在目前的物理学领域中,回到过去的新的希望是虫洞理论,但直到目前,即使是仅供微观粒子通过的虫洞,也没有被观测到,仅仅存在于理论中,但目前物理学也同样无法否认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存在,也许有朝一日会有新的发现。

但是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者不是么?开个玩笑。

平行宇宙的假设是各个宇宙之间相互独立,无法互相影响,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根据剃刀原理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假设平行宇宙模型。而但如果能通过时间旅行到达另外一个宇宙,即说明这些宇宙并非是无关联的。

而决定论中,则很可能出现因果循环,即一段信息,来自未来,却又对未来施加着影响,好像这段信息是凭空出现的一样(可以参见短篇小说《你们这些还魂尸——》), 而根据蝴蝶效应,事实上任何回到过去的行为都会造成因果循环,因此——如果宇宙存在一个确定的历史,那么就不允许有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

前面我们提到按照决定论,宇宙的历史和未来是确定的,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掌握了宇宙的全部物理定律(这也是物理学家们正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宇宙任意一刻的状态,那么我们可以随意地计算历史,预测未来,会是这样么?

阻止我们的第一道关卡便是不确定性原理,即粒子的位置和状态(速度)不能被同时确定,但我们可以将位置和速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即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概念。

虽然不确定性原理削弱了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波函数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而第二个障碍是黑洞,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以至于光也无法逃脱。黑洞的边缘,即为黑洞的视界,在视界内发生的一切事件将不会对外界造成影响,因为任何影响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来作用。黑洞将发射仅与其质量相关的辐射,其他的一切信息都会在黑洞消失时被蒸发掉(黑洞无毛理论)。一旦波函数的任意部分掉入黑洞,我们便进一步丧失了对未来的精确预测能力。

总结:

  • 由当前到未来的时间旅行是被相对论允许的
  • 目前仍没有完美的理论能够解释回到过去带来的因果关系问题
  • 目前物理学还没有可靠的可以使宏观物体回到过去的理论
  • 目前物理学还无法否认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的存在
  • 因为不确定性原理的存在,我们不可能精确地预测未来

(开头的段子改写自《史上第一个时间旅行者》).

整理了一下我的博客

本文于 2015.7.14 修订:更新链接地址

在两个多月前,我的博客通过了备案,移到了阿里云的位于青岛的国内服务器,同时使用了新的Nginx+PHP-FPM架构,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网络)上,都有不少性能提升。

所以是时候提高一下内容质量了,说实话我觉得我的日志一直都保持了相当的高质量,不过也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

本文可能会被转载到其他地方,比如我的QQ空间和论坛等等,请记住我的博客地址https://jysperm.me, 这里可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如果日志中有错误,我通常也只会在这里修改。在Google搜索“精英王子”第一个即是我的博客,百度什么的还是不要用了 …

博客新增了SSL版本, 不过目前多说是不支持SSL的,他们承诺近期支持,不过一直都没有消息。

我重新阅读了我所有的日志,116篇,这个博客是我在上高中时建立的,不过我也在陆续把上高中之前的高质量日志移过来。

我为所有日志重新分了类:

  • 技术:编程方面的日志
  • 生活:以记叙生活和校园为主的日志
  • 随笔:发表胡思乱想的观点的日志

同时我还删去了所有日志的 tag, 之前有无数人吐槽我 tag 加得太泛滥了(好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200个), 重新添加 tag 的标准则吝啬了许多。

再然后,我重写了About Me页面,增加了一个简历页面。

应该说这个博客也算是令我非常自豪的作品之一,每当大家讨论些什么的时候,我可以说这个话题我好久好久以前就写过一篇日志,然后丢出链接——虽然这样很讨人厌的样子。

每篇日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可以记起,我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当第一时间发给朋友们时,他们又评论了些什么。

我这可能是我的朋友圈子里写的最长,质量最高的博客了吧。

看着其他人的博客一个个倒闭,我表示非(xìng)常(zāi)惋(lè)惜(huò).

这段时间写的日志挺多的,草稿箱里也有很多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或者写完了觉得不好,没发的,差不多二十多篇。

精子生于 1995 年,英文 ID jysperm.

订阅推送

通过 Telegram Channel 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

王子亭的博客 @ Telegram


通过邮件订阅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历史邮件):

该博客使用基于  Hexo  的  simpleblock  主题。博客内容使用  CC BY-NC-ND  授权发布。最后生成于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