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发了一个基于 Beancount 的账本托管服务 HostedBeans,欢迎大家来了解纯文本复式记账并试用我的服务。
标签 #价值观

又到毕业季

高考完事了,中考完事了,又到假期了,QQ 空间不少朋友在晒他们假期找来练手的工作。

一直以来,我虽然在计算机方面投入了相当之多的努力,但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向一个外行人证明我的能力,我的父母和朋友们给我的一直都是盲目的信任。

前一阵妈咪和我说,要不要她带我去“人才市场”看看招聘的条件什么的,我说我死也不会去那种地方找工作,妈咪说,你懂什么,我的工作不都是在那找的。

不到一个月之前,假期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在 V2EX 看到一个招聘实习生的帖子,V2EX 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眼里,即使只是在那有个帐号,也能为你加分不少。

应聘

这个招聘很对我的胃口,技能要求我基本满足,远程工作,他们正在和曾经做的项目也是我用过和听说过的,很亲切,顿时觉得世界好小。

但我还是犹豫了一阵,因为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找正式的工作(虽然所谓远程工作在一些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靠谱), 我先把这个帖子发给了我一个朋友,让他帮我参考下。

过了半天,那朋友告诉我他试着应聘,结果被录取了,我挺惊讶的,没想到他也对此有兴趣。

于是我给帖子中留的邮箱发了邮件,邮件中主要贴了 Github 和我的博客,前者代表着我曾做过的项目,后者代表着我的价值观,接着大致罗列了我对于这个项目的优势和不足。

Github 和我的博客都是我引以为傲的东西。

我的 Github 中虽然没有太受人欢迎的项目,但活跃度一直还是很高的。

而博客虽然读者不多(怎么听起来这么忧伤), 但是我自以为我的博客的质量还是相当高的。

这次面试后,我愈发认识到了这两个东西的重要性,并且试着让它们看起来更好看。

我以为老大他看到邮件的时候已经决定录取我了,他和我电话聊了一个半小时,这也许是传说中的“面试”。

我一向不擅长说话,整个过程中我也没说几句话,都是他在说,和我讲他的价值观,讲他们正在做的项目的前景。

工作

我的工作是后端的 PHP 编码,我和我的朋友两个人负责后端,按老大的意思,我偏向于架构设计方面。

事实上我这几周主要在做的工作就是重构旧的代码,一共重构了两个项目。

我之前一直以为我看不下去别人的代码,但现在我发现只是我静不下心而已。

认真地读,也不难读懂,虽然原来的代码写得确实糟糕,而且我发现,即使不懂业务逻辑,也照样可以重构。

我之前自以为我会点 Web 前端,但这几周见到了我们团队里前端组的工作,顿时觉得自己真的是一点前端都不懂。

以后我绝对不再说自己会 Web 前端,太丢人。

老大说每小时 25 元的报酬算低的,不知道这是客气话还是真的。

我觉得我一个小时并不能创造 25 元的价值,我不能想象那么些代码就能值那么多钱,但偏偏老大可以将这些代码卖出甚至上万元的高价。

都是写代码嘛,和平时自己写着玩没多大区别,也就是一方面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一方面要注意控制进度。

其他的真感觉不到是在工作。

通过几周的工作,我觉得自己的 PHP 方面确实有一定能力,至少老大交给我的任务我没遇到过任何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的拖延症还是没有改掉,再加上这一个月间发生了一些忧伤的事情,导致我一直都是工作时间不足的状态,一直都是在周末来补时间。

所幸我的工作大多较为独立,我自以为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进度。

收获

技术方面真的没啥收获了。

老大偏实用主义,对代码不关心,只关心需求的实现,这点和我恰相反,所以说老大让我搞重构真的是再合适不够。

更多的收获在于技术之外。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多人协作,老大说,他也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大家都在学习。

这也是我真正地第一次利用 Git 来进行多人协作,第一次通过 Skype 来正经儿地开会。

这里我觉得我们团队做的可能还有欠缺,主要就是分工和任务分派不够明确,进度控制得不好。

至于代码方面,因为我一直以来很不错的编码习惯,在协作上没有太大的障碍。

就是有时候重构起来有种什么都不顾的感觉,容易影响到其他人。

老大说,要用最快的速度让代码可以工作起来,至少应该是“看上去可以工作”,这对多人协作很重要。

执行力这是我从老大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我以为老大并没有太出众的才华,但是他有执行力,有新的点子就能立刻着手去实现,立刻做出一个“至少看上去可以工作”的 Demo.

就是这样他才能在一些全新的领域,当一个先行者。

很多想法我也曾有过,但总是因为犹豫,或是拖延症,没能实现。

未来

老大说,有了互联网,就不应该再有固定办公场所。

我挺喜欢远程工作的这种方式,不必挤公交,不必吸尾气,不必早起,还可以跟着妹纸到处走。

但是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么,即使在互联网行业,这也是比较激进的做法吧。

说就业是双向选择,但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先。

我还有一年,还有很多的书要看,还有很多轮子要造。

希望一年以后,我有资格来选择我的工作。

资金

叫“钱”太俗气,我们要说“资金”。

想小学的时候,每周大概十元钱不到的零花钱,那时候八王寺汽水是五毛钱。

现在吃顿饭也要十几二十块,每个月我爸给我中午吃饭的钱以及零花钱是 400, 说好开学涨到 500 的。

我不像一些人花父母的钱还理直气壮,在自己有收入之前我甚至连勾搭妹纸的底气都没有。

从今年年初 RP 主机有收入开始,我觉得我的心态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半年也是我在与人交往方面成长很快的一段时间。

说起来我似乎也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没太多要花钱的爱好,也很少出去玩,顿时有点有钱没地花的感觉。

最后我来显摆一下,这个假期,我的收入大概是 3500-4000 元左右。

编程之美

这是一篇文艺型的,科普性的软技术文 …

我所讲的不仅仅是编程,包括整个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

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布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地球之外,任何人可以在半秒之内,联结世界上任意两点。

计算机同样每时每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可谓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技革命之一。

计算机和互联网同样可以算是由全人类共同构建的,最精密也是最庞大的工程。

每一个芯片都是在纳米级被雕刻而成的,容不得哪怕一粒灰尘的差错。

当你在QQ上发出一条消息时,它会在光纤中穿过大半个中国,经过十几个路由的转发,调用若干台服务器,最后在不到一秒内被对方看到。

无数恐怖分子对互联网虎视眈眈,但它仍健壮地运作。

计算机是完美的,对于最终用户,他们能直接使用着“完美”的软件,而不必关心CPU如何执行指令,也不必关心电子如何在导线中运动。

事实上大部分程序员也不必关心这些。计算机是层层抽象的,每一层都隐去了下一层的丑陋之处。

借助这种抽象,我们可以逃离基于物理定律的现实世界,建立一个全新的,完美的世界。

数学,哲学,文学,都可以构造一个新的世界,但计算机又是以十分直接的方式在影响着现实世界,推动着生产力的提高。

计算机还是一个几乎全新的学科,仅60年历史,而互联网更是仅仅30年。

硬件在以摩尔定律预测的那样每年翻一番,而软件方面则一直没多大进展,没人知道计算机领域今后会发展成怎样。

相比于已经十分稳定的学科,计算机还在快速发展,有更多的变数,也有着更多可能取得突破的机会。

即使仅有60年的历史,计算机领域仍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假设,论证,修正,也不同于数学或哲学的各自为战。

计算机是众人合力搭建的大楼,仅有一次机会,地基中一丁点的错误,都很难被改正,只能以之后更多的努力来尽力弥补。

这样看来,计算机也是不完美的,这就是它的动人之处。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流水账

今天和许小璐去看了这电影,第一次去电影院啊,不算学校带着去的话。

最近一个月,总能在各种渠道看到这部电影。电影看着看着,发现好多台词我都听过。

比如“也许我愿意跟你一起吃苦呢?”“但是我不愿意!”,只是当时不知道出自哪。

听说是赵薇的导演系毕业作品,我也没报多大期待。

电影本身

也许我不在那个时代,对电影中那一代人的青春,我没有什么共鸣,更何况我也没上过大学。

说实话我看得稀里糊涂,角色太多,都是学生,没太鲜明的特点,没有主次关系,记不住;头重脚轻,后半部分铺垫不够,情节发展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有的情节略做作(如开头寝室那段)。

我也只能挑这么几块骨头了,因为我没看出有什么主导精神,或者说电影想要表达的观念,甚至没有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场景片段的堆叠。

也许这电影就是用来纪念那一代人的青春的,可能真的不是给我看的。

但我总是喜欢看别人的故事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零碎的片段,让我想到了我的青春,不是过去,而是在将来。

如果要挑一句台词展开来说,我想会是“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

没有如果

我也希望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我不认为人生是一栋整齐的楼房,整齐划一,精确无比。

我会把人生比作旅行,有无数条路可以通往目的地,每条路上的景色各不相同,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不能回头。

我不会为我的选择后悔,因为每条路上都有不同的风景,而且无法预见。我总是喜欢拿我初一从雨田退学的事情说事,那是迄今为止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很多事情从那以后都变了。

小学的时候,我是个非常好动,淘气的孩子,出了名的。小学六年级,我爸妈以买电脑为利诱,忽悠我去考雨田——这是个变态的初中。

初一我突然进入了雨田这个,全沈阳出了名的快节奏的初中,周围都是学霸,甚至我觉得我现在的高中都不及那竞争激烈。我一直想不通我在为了什么,这么起早贪黑地学习,当时也没现在这么多理论,没想太多,就是坚持不下去了而已。于是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闹了起来,一连半个月没怎么上学。再回到学校,我总觉得同学和我有距离了,看我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样了,再加上因为成绩下滑被老师特殊关照,开始变得自卑,想和同学们一样,但又不想上学,就这么矛盾着。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半年,其间三天两头地不去上学,终于我还是从雨田退学了。父母又在这时候离婚,我发现我很难解释为什么我妈不在了,另一个女人又是谁,直到一年多以后我才释怀。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变得内向,和不熟的人话很少,一副天然呆的样子。

后来和雨田同班的同学聊天,发现一切都只是我想多了,他们从未觉得我从那逃离是很失败的,甚至觉得我很酷。

但现在即使我不再自卑,性格也很难改变了。

从雨田退学,我转到了我们家附近的一个普通的初中,不能说这里不好,只是这里普通人更多一点,我被分到了最后一个最“普通”的班。这一下,我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这里没有学霸,却有抽烟逃学打架的考试零分,班里就二、三十个人,教室显得空旷旷的,但老师也更有人情味,不像现在的班主任,总像戴着面具一样。

在这里我见到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那些没机会考上高中的,父母老师眼中的“不正经”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他们也有父母家人,他们不可能将来都去“捡破烂”,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也会很幸福。

现在想起来从小我就对电脑有种特殊的感情,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里短暂地有过一台电脑,当时我并不知道电脑可以玩游戏,也不知道可以上网——我根本不知道它能干什么,只是觉得很酷。从那以后,整个小学,我都喜欢在本子上,用笔来画电脑上那些图标,界面,游戏,画了六年,都没厌倦,这也许是我小学同学对我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并不是画着玩,而是当成一个作品来画,虽然只是简笔画而已,我的美术一直不好。我父母爷爷奶奶,很多次开玩笑地说,也许你以后会设计自己的电脑,软件,游戏呢。

谁又能想到,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呢?远远超出当时的想象。同样的话在三年前(2010.1)我也感慨过,现在看来,三年前的我又是另外一个模样。

现在随便拿出小时候画的东西,我就能够滔滔不绝讲个没完,只怕没人愿意听。我在想如果当时有这样一个大哥哥给我讲解会怎样呢?不,没有如果。

入门编程只是因为退学在家成天打网游,打到没意思了,碰巧一小学同学托我帮他研究一下如何破开机密码。从那以后,不可思议地,五年的时间我从未想过放弃。

我在想如果当初没人拜托我帮他查东西,或者我被第一个问题难倒,放弃,我现在会怎样的?不,没有如果,没有人能预见这些事情。

我即将做的下一个决定是不去上大学,对于比较守旧的长辈(很高兴我的父母不在内)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在我较为年轻的网友里(只算大学毕业或已经工作的), 认为我应该上大学的,和劝我千万不要上的,几乎参半,他们都有自己或朋友的故事,讲给我听。这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而且你无法预见。更重要的是,我很清楚接下来的路我要怎么走,我不会后悔。

我是个很固执,很天真的人,也许你觉得用天真来形容我很不恰当。但我相信世界总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正义终能战胜邪恶,阴暗面会越来越少,我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我相信会有纯粹的友情和爱情,我相信宪法早晚能够切实落实下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像我一样天真的一面,你相信么?这不是开玩笑,我觉得一个人的世界观,在17岁可以算是初步形成了。

我当然知道社会的阴暗面,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多,因为你们接触到的很多信息都是被过滤过的。上周五,一位艺术招生培训的老师给我们讲他的故事,讲那种畸形的社会规则,我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至少能让我和我的后代,远离这种畸形的规则,不必再去做违心的事情。

我的青春

还有半年我就18岁了,成年了,一直都是孩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担着,在学校也只需要照着做就是了,以为长大是很遥远的事情。虽然长大不是一个干脆的分界线,但也意味着我要改变观念,开始独立了。

说实话我不觉得在资金来源上有什么问题,按照RP主机现在的势头,我甚至可以不必去工作也有足够的收入。我感觉和同龄人相比,我欠缺的是与人沟通的经验,甚至是“玩”的经验。这些年实在太宅了,一直泡在网上,毕竟学校那么小,志同道合的人太少。

虽然我这么叛逆,但我觉得我还算是一个标准的乖孩子,过分老实的乖孩子,没干过任何“出格”的事情,什么事我都敢摊开了讲。

不管什么片子,多么烂大街的情节,只要沾了青春,爱情,都能卖座。

以前我对初中那些秀恩爱的不以为然,谁说青春只有爱情。我一直觉得只有经济能够独立了,勾搭妹纸才会有底气,否则花着父母的钱终究不痛快。所以现在这是巧合么?现在才开窍是不是太晚了点。

大人常说赚了钱就知道不易了,知道省着花了。虽然我爸死活不同意按月计算收入,非要收回17年所有的成本才算赚钱。

而我恰相反啊,最近赚了点钱,但反而却花得更快的(也许是之前太小气了),我没想节约,只是想赚更多,直到够花。看来我就是不知满足啊,注定要奋斗啊,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这篇日志写了 6 个小时以上我会说么 … 算是我最文艺的日志了

精子生于 1995 年,英文 ID jysperm.

订阅推送

通过 Telegram Channel 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

王子亭的博客 @ Telegram


通过邮件订阅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历史邮件):

该博客使用基于  Hexo  的  simpleblock  主题。博客内容使用  CC BY-NC-ND  授权发布。最后生成于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