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发了一个基于 Beancount 的账本托管服务 HostedBeans,欢迎大家来了解纯文本复式记账并试用我的服务。

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

但愿标题没起到误导作用——也许有人看标题就头痛,干脆不看内容了.

我只是想说这一章太坑爹了,也许对数学书当中其他的章节我没啥发言权.

但至少从这章所讲的内容来看,我对此还是有发言权的.

为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简述一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

算法的概念,程序流程图,分支和循环、Scilab编程语言、三次方程求解算法、圆周率割圆术算法.

(由于老师还没讲完,我也不清楚三次方程求解算法、圆周率割圆术算法这两个老师打不打算讲).

说实话,一点都不难,今天的课..老师在讲1+2+3+4+5…+100怎么写成算法、画成流程图…

但是同学们可能以前没体验过这种思维方式吧,普遍接受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至少按照我的观察是这样.

虽然我折腾了这么多年编程,我也没啥优势,算法体现的也是数学思想,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

我一直在培养的是软件工程方面的能力——如何让代码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只讲了分支和循环(其实用作数学用途的话,也只需要这些了).代码不过最多不会超过百行(其实我看书上超过十行的都少见).

基本也无需维护了——大家可以考虑观摩一下后文中的那段代码.

我从上高中就想开了,对学校的课没报任何希望,果然今天(或者是昨天)老师进教室第一个问题是“程序框图里面都有神马框”.

我瞬间被雷了.貌似数学老师也表示他是第一次教这一章(我们的教科书最近几年有改动).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形式上的东西.

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上面的那个Scilab编程语言编程语言,好像是和法国合作的一个开源的用于数学和工程方面的解释型语言.

不过搜索到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政治上的信息——尤其(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2205.htm]上面,一句代码都木有,都是说中法双方如何如何合作什么的…

虽然我平时是比较低调的,但也免不了被同学了解到我的业余生活(其实我当上学是业余生活了)——编程.

于是自然有同学来问我老师讲的课…说实话,我是真心不想回答,或者说不敢回答啊.

我也没怎么听课,鬼知道教科书、老师做了什么蛋痛的规定….哪些东西让用,哪些又不让…

比如我是绝对不会容忍用若干个字母来做变量名的,比如下面的(伪代码),鬼知道你要干嘛啊:

c=a=1;
b=input();
d=0;
while(true){
    if(a++<=b){
        d+=a+c;
        t=a;
        a=a+c;
        c=t;
    }
    else
      break;
}
print(d);

自然,又免不了有同学对编程感兴趣,找我问这个问那个的…我说这事三言两语说不清,他还偏要问,要我简单说说.

哎.你说我学了几年的东西,要是三两句话就给你说明白了.以你这过人的理解能力,不如直接自己看书去了.


另一篇吐槽

今天早上老师读年组最高分作文((作文题目和我的作文见这里)[http://jyprince.me/note/476]).又请班级最高分自己读了一下他的作文.

哎,硬伤不断…我都没怎么细听都听出来了:

年组第一的作文…文中插了若干的古文、名言什么的(老师表示这就是给分点)…

老师在读的时候把其中的“父母呼,应(yìng)勿缓”(出自弟子规),被老师读作了应(yīng).

当然这不是作者的事…老师这点常识都没有么…

班级第一的…文中一堆事例什么的(老师再次淡定表示这就是给分点)…

里面写了个“爱因斯坦为了证明XX,埋头做实验的事例”…天啊…人家是理论物理学家好不好,

难道要人家乘着接近光速的火箭然后测量自己的体重么(质能方程).

结束了

本文真心写的很乱…

期中考试作文:丢啥不能丢节操

作文题目

卷纸找不到了,凭记忆写的: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自选角度,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我的作文原文

就在半个月前,CCTV新闻频道《东方时空》的“探究真相”栏目播出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报道。

报道称,果壳网一篇题为“隔夜水中的那些化学物质”,内容大致为“隔夜水中含有零醇、一氧化二氢、氢氧化氢、苛性氧、氢氧酸、氧化氢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酸雨的主要成分,进入体内后会参与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存在于身体的每一处,摄入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细胞渗透压失衡,致使脱水甚至死亡.”的帖子被网友广泛转发,引起了社会恐慌,专家表示此帖内容纯属子虚乌有,随后指责果壳网作为一家科普性质的网站,却带头传播谣言。”

在此有必要向把化学基本忘光的语文老师科普一下:其实零醇、一氧化二氢、氢氧化氢、苛性氧、氢氧酸、氧化氢这些都是水的别称,所以此帖可谓句句属实——水自然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存在于身体中的每一处,参与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而水喝多了,自然也会引起不适。

这类冷笑话出自美国一位高中生的报告,主题是调查人们对“专家”的言论的轻信程度。

这么看上去,似乎是记者和专家们的疏忽,才成就了这样一篇报道。但随着关注这个事件的人数逐渐增加,大家又发现了背后更多的故事。

首先,这个帖子被发表在果壳网中一个专门用于发表冷笑话的小组,这里的帖子几乎都带有玩笑性质。而从该贴的回应来看,并没有人当真,甚至很多人已经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最为可笑的是,发帖者表示,这位记者在发稿前曾向他询问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他也很仔细地向记者进行了解释。

就这样,这名记者明知此帖的玩笑性质,却还假惺惺地去找“专家”求证。而后向观众有选择性地隐瞒真相——这其实是个笑话,那种化学物质指的就是水。断章取义地指着果壳网传播谣言。

对此,有网友猜测“上边非要报道一下网络谣言,于是拿这个来凑数?”

还有网友表示“对记者们的职业道德表示担忧”
“丢啥不能丢节操啊”
“真该把记者和‘砖家’丢回幼儿园学学怎么做人”

写在后

(作文原文已结束)
我是本着原样输入到电脑上的..只是改了个别错别字,文中还有些不通顺和逻辑上不大正确的地方.所以如果你对这个事件感兴趣,最好不要只看我的这篇作文,而是看下文当中的参考链接.
老师给了35分,满分60,算是中等的分数.
我感觉吧,文章和内容和标题完全对不上,和作文要求也对不上——没办法…我就这样.
不过至少我以为,整个这个事件,我讲得算是比较清楚了.虽然有我主管意识在里面(我肯定是偏向果壳网的嘛).

参考链接

如果对CCTV抹黑果壳网这个事件感兴趣,可以去下面的地址了解更多内容:

回初中瞧瞧

2012.4.1,好吧,愚人节,不过这不是关键。在这天下午,我们学校(沈阳十中)要开一个教育局要求的有关停止补课和减负的家长会,没错,如同这个日子一样,这简直是个笑话。不过也好,因为我的初中(沈阳第十二中学)以某些原因没有开这个家长会,所以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沈晓艺一起回初中看看。

大概在半个多月前,我和沈晓艺抱怨说还是初中的时候好啊——我也忘了当时是受到什么刺激了。总之就是沈晓艺叫我那个星期五下午请假,和她一起回初中看看。我可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同意的(我们班主任肯定不会给假的,我就打算中午直接走了,不管她同不同意),但是反倒是她先说改天吧。

我爸没去参加这次的家长会。可以预见,无非是上面(教育局)不让补课,然后老师攒腾家长们“联名”建议校方/教育局恢复补课。我爸可不打算掺和这些破事。我去帮我爸给班主任请假,她没同意——管你同不同意呢,就是不去了。

这次回初中呢,我感觉不只是瞧个热闹那么简单,确实是有收获的。

我们先去了张老师(教我们初二的数学)那里,主要聊了聊有关减负的这些事。老师说我这是装清高,这个说法好恰当。
我就是看不惯这些,看不惯老师同学把考试当成一切,只认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即使是错误的。
不光是这种功利式的教育,还有很多,我看不惯,我不相信我有一天会和他们一样。
我见识的社会的阴暗面未必比大人们少——至少在网络上,信息的来源还是很充足和多样的。但希望我会一直这样(天真)下去吧。
成天说现在的教育模式如何如何不好也没啥意思,也许这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行了。

以前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不止一次讲过,当年她上学的时候,班里就有那种晚上偷着学习,白天装作吊儿郎当,再勾搭其他同学去玩的同学。
老师一开始估计是以为我也如此吧(当然后来肯定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我那时觉得该不会有这么夸张吧。
现在上了高中,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人。而且不止一个…哎,都这么虚伪,上个学还勾心斗角的…

然后又和化学老师聊了聊。她说,我这么上高中,考大学也不是个办法,最好是能趁着现在做出点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能让一些公司/团队发现是再好不过的了。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是希望能在高中阶段多做一点东西,让自己今后找工作时的简历上除了学历能有更多可写的东西。
之前我一直纠结一个问题,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模仿,都是在踩着前人的足迹。
但是就在不久前,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构思(代号暂定“零毫秒3.0”,这篇日志就不过多涉及技术问题了),至少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做这样尝试的(或者说即使有先例也都没有成功).我打算用高中剩下的两年时间来完成它。
应该说,这个项目实际应用的价值不大,也不大可能盈利,更多的是提出一种理论,可以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对我个人来讲,如上面所说,也将会是我今后竞争的一块筹码。

沈晓艺没和我去见化学老师,我对化学老师开玩笑说沈晓艺中考没考好不敢见她了(貌似老师是信了?)…真有意思…

另外好久没去十二中门口的报刊亭买《读者》了,于是今天(2012.4.1)特意去了一趟那里。

大家有没有看到这篇日志讲的是2012.4.1的事,而发表的时候已经2012.5.6了 … 没错,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很多次提笔又放下,最后也没写多少。写到笔记本上花了半多个月,整理到电脑上又花了半个月

精子生于 1995 年,英文 ID jysperm.

订阅推送

通过 Telegram Channel 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

王子亭的博客 @ Telegram


通过邮件订阅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历史邮件):

该博客使用基于  Hexo  的  simpleblock  主题。博客内容使用  CC BY-NC-ND  授权发布。最后生成于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