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发了一个基于 Beancount 的账本托管服务 HostedBeans,欢迎大家来了解纯文本复式记账并试用我的服务。

麻木的世界

注:本文没有特指某个人,只是单纯反映社会现状,谢绝基于任何理由的人身攻击。

老师,这还算一个令人敬重的职业吗?每天向祖国的花朵灌注那么多的“知识”,看着花朵一点点失去活力。你们仔细想过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么?好吧,老师们已经麻木了,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家长负责。

家长,你们认为主流就一定是正确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注: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永远是最好的。你们童年也有过抱怨,年轻时也想过这样的教育意味着什么。但有了孩子,还是抵不过大家的攀比,选择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让社会来同化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教育企图磨掉每一个人的棱角,让大家都接受这样的社会,到时候再去强迫自己的儿女这么做。

孩子们,你们是受害者。但你们谈到教育问题,打算逃离这地狱的时候,却有种负罪感。为什么!你们是受害者,要勇敢地站起来。麻木,多么像百年前的中国 …

很多人,孩子、家长、老师都在谈教育问题,但大家仅仅是一笑而过,从没有深入地思考过。
《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多么有深意的电影。老师在课上给同学们看,有啥目的?
打算让同学们造反?估计不会,老师觉得无力改变现状,觉得同学们同样不能,只好和同学们一起看看,笑过就完事了。

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不要回避,这是你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不要认为你无力改变这个社会。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万丈高楼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能拆得掉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为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师们,你们还打算继续昧着良心生活,不怕晚上做噩梦?
家长们,你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有所成就,不带遗憾度过一生?
孩子们,你们还打算继续做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合格品”?

周记:十一见闻

本文于 2014.7.9 被重新排版

十一见闻 2011.10.4
这个十一,一直宅在家里,能有啥见闻,那就说家里的事。10月3日,晚上7点,灯闪了几下、灭了,电脑的显示器灭了,风扇停了,好黑好安静——停电了。

这已经是这半个月里第三次停电了,24小时内修好的可能性不太大,上床睡觉。睡到晚上12点,就再也睡不着了,因为这几天一直都是熬夜到很晚,这时间正好是我活跃的时候。

拿起手机,从老师没收以后,我还没细看过呢….这是目前唯一能出亮的家伙。看看电子书,内容有点偏向悬疑,又有些恐怖。试想一下,一个停电的午夜,一个人看这样的小说,耳边还有个蚊子在嗡嗡地晃悠,没错,确实有个该死的蚊子,还在我脚心咬了一口,多么有气氛啊。

迷迷糊糊到2点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很远,但声音却很大,来自塔湾方向,第二天把新闻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莫非出现幻听了?气氛咋越来越恐怖了….

4点多,虽然我把网络切断、关掉所有后台程序,亮度调最低,但是手机还是没电了,但无奈脚心痒痒,睡不着觉,于是点了根蜡烛,看新买的《读者》。

因为没事干,看得格外认真,不知怎么,这一期的内容很沉重,有四篇文章都和高考有关系。“就像妈妈在你身边”一文讲了一位生命仅剩一个月的母亲,分别留给女儿高考、上大学、工作、结婚、做母亲时候的五封信。

“笑笑,每年高考时,看着等在校门口的那些家长,妈妈都有流泪的冲动——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母亲,我知道他们守望的是什么。我曾无数次问过自己,等到你参加高考的那一天,我要不要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我不会。我犹记得自己参加高考那一年,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城市。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几乎没有人迟到,没有人落了准考证。妈妈想对你说,一个人去经历,那滋味会令你回味悠长。还有,就是把结果看淡,不管最终能否迈进你如愿的大学,能够参与,这本身就值得骄傲。两天半,在你生命的长河里,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笑笑,微笑着面对,快乐地去经历吧,因为你只有一个当下。妈妈祝福你。”

由这个我想到了我中考的时候,我极力劝我爸妈不要陪我一起去,也不要去接我,这样我才有一个轻松的心态。他们还是觉得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很不靠谱,尤其是那地方我从来没去过。虽然头一天研究了一个小时地图,但是走到一半还是找不到路了——修路封道…幸好时间比较充裕,绕了好久总算到了。

中考之前我有些不想去高中了,尤其是重点高中,经过初二的那次转学,我父母也知道了把我扔到不适合我的环境不是个什么好主意,他们让我自己看着办。我考虑了一周,还是挑了十中,只是因为放学早。这样不过是“双重保险”,接念着传统的学校,但也不放弃我自己的研究。

在中考的时候,我甚至希望有点什么意外,让我不必再去高中,但是一切都很顺利,分数比二模高出100多分——其实我怀疑卷纸被批错了。

(中考这三天间,也发生了很多事,当时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请看我的博客:http://jybox.net/jyblog/?p=40)

“父与子”讲了高考前夜,父亲为了让儿子快些入睡,在水杯中放了一些安眠药,而儿子不知道,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喝了那水,结果连第一科考试都没坚持下来。

这孩子的一生就这样断送了,无论如何,这样的阴影是留下了。

这足以说明高考的重要性,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但就是这样,一次考试定一生的方式,让90后一代有着莫名的压力,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通不过这一次考试,知道这一生也不过如此了。

政府可能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有人提出“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高考不能废除,但必须要调整,比如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哎…可笑,治标不治本。

不过呢,“中国高考有千万种毛病,确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白岩松).

就算不说高考制度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高考本身也不再公平。两年前,我看过一篇名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篇高考的考场作文。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壁。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没有“翅膀”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他的车子被夺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是因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没有?所以我永远能比别人飞得更高?“

“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但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感到骄傲,相反却时时感到自卑?有一本书说过,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有些动物”,就是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人?”

每到高考的季节,“高考0分作文”总是一个看点。上面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应该就是其中一个,但这不过是个推测。因为现在有很多媒体或者无聊人士是以此炒作,作为卖点。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虚构的新闻太多了,“领导视察悬空照”,微博、QQ空间上那些被转载了N次的,不知道是谁原创的谣言,竟然也有人信……没记错的话班主任好像还提过。以及半年前的抢盐风波。

不加判断地盲目转载,甚至极力地为其辩护,这是否也是一种“平庸的恶”呢?你没看懂你就转,这样也许会令更多人看到甚至相信这样的谣言,毕竟有时候“转载次数“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2011.10.5
这两天在楼下看到有卖”焖子“的,一种小吃,原料也就是淀粉和水,但确实很好吃。今天跟我爸提了一下,他说现在明矾(让淀粉水凝固用的)买不到,如果我找得到,就能自己做点焖子。

于是出门去买淀粉,以及明矾。走到一半,下了大雨,幸好这衣服还厚,一时半会还透不了,一共问了10家药店,都表示没有明矾。问到第11家,人家说有白矾没明矾,又找了本书翻了半个小时(反正外面下雨,等等也没关系),也没找到白矾和明矾有什么关系。而且人家说怕把我毒死,坚持要我研究明白再说。

于是回家问百度,到底是搜白矾还是明矾,我纠结了…算了,直接搜“硫酸铝钾外加十二个结晶水”,百度真神奇,还真找到了,原来这玩意在化学里叫“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偏偏在中药里叫白矾,还叫钾矾、钾铝矾、钾明矾。真是的,搞那么多名字干什么。

周记:我看90后

我看90后 2011.10.1

我先研究研究为什么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题目,嗯…无非是90后现在在媒体上的曝光次数太多了。其实这个现象很正常嘛,90后一代现在大概是12到22岁,占到网民比例的40%左右(CNNIC2011统计),而现在大家的信息来源大多是网络,自然焦点就在90后。倒退10年,焦点还是80后呢!

谁没个年轻而热血冲动的时候,现在的网络比10年前的电视灵活多少倍,所以相比之下显得90后干的傻事比较多。

按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几天就能火一个人,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最近比较火的90后小朋友,田众和。

在大多数人看来,田众和他是一个只有12岁(1999年生),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四年级开始自学编程,先后创建了5个网站,带领十几个成年人组成的团队进行电脑软件开发与销售,每月赢利数千元的罕见神童。

但很遗憾的,我知道这只是个假象,一次并不完美的炒作。

这事从何而起?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就是被腾讯网的“某某某——做唯一的自己”活动推出来的。这个活动主页刊登了一段10分钟的采访视频,以及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后来他的视频还登上了腾讯网的首页。

(更多信息可以去网上看,直接搜“田众和”即可)

在我的朋友圈(编程)中,已经把他骂了个遍了,当然,骂的更多的还是把他推出来的媒体。实际情况和媒体视频中宣传的出入相当大,而且关键是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已经在软件著作权方面违反法律,换句话说就是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非法从其他软件修改而来的。

这也没什么,一个还是小学生的小孩子,做到这样也很不错。很多人,包括我,都是从这样(非法的)模仿过来的,错误就在媒体不应该把他推出来,尤其是这个时候。媒体这样的报道毫无疑问会毁了这个孩子。

视频和采访稿中漏洞百出,视频中田众和和他父亲的表情很不自然,JS和AJAX被写成了GS和AGAX(口音问题?编辑是干什么的?),以及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这一切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篇报道的真实性,难道整个过程没个技术人员参与?甚至最终的稿子没给田众和本人看一下?

拜托,说谎也要有点技术含量嘛…要是写稿子的时候带我一个,我起码有信心让它少一半的骂。

围观完田众和之后,我们还在QQ群里聊到,“这算什么,这群里哪个不比他强?都值得报道报道,怎么没媒体找我们?”,“算了,低调,低调,媒体找他那是他倒霉,咱偷着乐吧。”

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希望能出这样一个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至少可以证明我们的教育开始成熟了,家庭教育也开始理性了。但是这件事从头到尾,使我们觉得可能会发展成为一幕现代版的“仲永”,我们可以想象,从此以后的一段时间里12岁创业CEO田众和可能要接待无数的媒体采访,他的家人也会逢人就介绍他的光辉事迹。这个原本有电脑天赋的孩子还能否在媒体的浮夸之下毫不动摇,认真的把编程学习下去,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CEO?希望媒体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个孩子,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摘自网友博客)

这反应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可恨的炒作,很巧这神童的绝技正好是我所了解的,被我揭了老底,那么更多我不了解的呢,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现在想出名的千千万,没个媒体撑腰是不行的。就是这样,现在更多的,惹人注意的,或是正面,或是反面,大多是媒体刻意塑造出来的,可信度真的不高(关于媒体的可信度,后文还有讨论)。一笑而过就可以了。

这小朋友的事说到这,接着说90后,我在搜索引擎搜“90后”,粗略地看了一些新闻或是论坛帖子。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要不就是通篇说90后的“所谓个性和叛逆以及各种脑残,攀比物质”;剩下的就是说前者的判断缺乏依据,脑残的只不过极个别,而且80、甚至70也不乏脑残人士。这些都是十分片面的观点,我找了好久没找到一篇能够客观而公正地评论90后的文章,而且我估计我也写不出这样公正的文章。

很多地方都是这样,非要把人划出三六九等,而且很显然,最初提出90后这个词的人不会是出于什么好的目的。而随后,大家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针锋相对,使90后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

说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虽然我真的不想再讨论这个了。现在大家富裕了,物质生活上来了,有闲心了,就开始“重视教育”,家长拿孩子来攀比(和比物质有区别吗?),强迫孩子去学各种用不上的东西,导致孩子们把家长、学校、学习、甚至社会当作敌人,产生逆反心理。
在一篇论坛帖子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一直在受模版化的教育,我们要等到大学才能真正选择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太遥远了。”.我觉得,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间的跨度太大了,很难适应比如初中到高中的转变,很容易在这样的转折点迷失自我。大部分90后都缺乏一个理想,也难怪,当大家的理想都是一个样子——去一个好大学的时候,理想就不那么重要了。

现在,或者再过几年,90后将成为社会的主力,你能说中国或者世界会就此倒下吗?脑残的依旧是极少数,只不过现在发达的通讯手段,增加了他们的曝光次数。

再说我的一个朋友,叫Abreto,在四川,小我一岁,初三。最近勾搭上了一个塞尔维亚的女生(同龄),大家英语都很烂(塞尔维亚的母语也不是英语),但大家竟然都能聊起来。连我这水平也看得懂他们的聊天记录。是啊,我偶尔看点英文的资料也没啥问题,但是一翻英语卷子就想睡觉。哎…这么多年的英语算是白学了。

这才明白,外语,管它标准不标准,互相能明白意思才是第一原则。学个外语,能沟通、能翻译过来就够了吧?外国人也不会去找你去写正式的书面材料吧。

我一直都好奇,在国外,汉语教学是怎样的呢?像现在的英语这么无聊、死板?

另,没几天那女生就不知道哪里去了,我说的嘛,人家能看上你Abreto?(坏笑).

精子生于 1995 年,英文 ID jysperm.

订阅推送

通过 Telegram Channel 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

王子亭的博客 @ Telegram


通过邮件订阅订阅我的博客日志、产品和项目的动态(历史邮件):

该博客使用基于  Hexo  的  simpleblock  主题。博客内容使用  CC BY-NC-ND  授权发布。最后生成于 2024-04-08.